【郊山走走】汐止三山兩湖一峰+鷹石尖 環形縱走

By 阿翰 - 9月 05, 2025

汐止三山兩湖一峰+鷹石尖 環形縱走



🛵交通:
登山口多,此次以金龍湖為主

●騎車或開車
【金龍湖】
1.國道一號汐止交流道→汐萬路→康寧街→明峰街→湖東街→金龍湖。
2.國道三號汐止系統→國道一號汐止交流道→汐萬路→康寧街→明峰街→湖東街→金龍湖。
停車資訊:湖東街5巷路邊白線、明峰街停車格
Google導航:「金龍湖」、「金龍湖福德宮」


●搭乘大眾交通工具:
【金龍湖】
1. 搭乘公車817、896,至金龍湖站下車,由明峰街轉入湖東街,步行約1公里即可抵達。
2.搭乘新北市公車F913、F916或F917至湖東街口站下車,步行約700公尺即可抵達。


日期:2025/06/25


行走路線:
☆金龍湖→學頭坡山→汐止鷹石尖→老鷲尖南峰→老鷲尖→內溝山→翠湖→北港二坑礦場遺址→金龍湖☆


影片紀錄:




注意事項:
★登山請搭配離線地圖。
★請攜帶登山裝備:登山杖、遮陽帽、頭燈、水以及食物、手套、替換或保暖衣物、穿著登山鞋或雨鞋。
★做好防蚊蟲措施。
★垃圾請自行帶下山。
★雨天及雨後,不建議前往,如需前往,請小心行走,避免滑倒。
★登山應做好準備,注意自身安全,不可勉強。


●老鷲尖,又名老鷹尖,位於新北汐止與台北的界山,山頂視野展望良好


●內溝山,汐止與內湖交界之丘稜,又名大尖坪山,海拔高度137公尺,山頂有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基石,屬於五指山系。


●金龍湖,舊名「匠頭埤」或「象頭埤」,原為人工挖掘,是大台北地區第一大湖泊,因湖岸曲折,猶如由主湖區伸出龍之四「爪」,故而得名金龍


●翠湖,原是煤礦場利用採煤廢土築堰,引入北峰溪溪水而形成之人工堰塞湖,用以提供礦工民生用水,雖然現在看起來迷你小巧,當年卻是極為重要的用水來源。



騎車行經汐止湖東街5巷的金龍湖福德宮,再往裡騎一小段路,路旁白線有一些地方可以停汽機車
如需上廁所可至金龍湖福德宮借用


金龍湖
是人工挖掘的湖泊,是大台北地區第一大湖泊,因湖岸曲折,猶如由主湖區伸出龍之四「爪」,故而得名金龍
早期是灌溉用水,如今在汛期作為防洪的功能
湖畔周邊建有環湖步道,讓附近居民及民眾,邊散步邊欣賞湖景



沿湖東街5巷走,即可抵達登山口
登山口有導覽圖
如導覽圖路線,今天就是從金龍湖出發,經學頭坡山、汐止鷹石尖、老鷲尖、內溝山、翠湖等,再回到金龍湖,這樣繞一圈。


這裡有提供木棍供大家使用,下山請歸還


步道開始和緩好走

接著開始一路爬升

看到電塔,學頭坡山要到了


⛰️學頭坡山
海拔94公尺,無基石


繼續前行,可見山巒市區景色



行經斷崖



隨著稜線上下起伏一路前行,漸漸爬升



汐止鷹石尖
一處裸露的岩石,可以欣賞到山巒景色
和宜蘭頭城的鷹石尖的差別,就是景色不同,宜蘭頭城鷹石尖看出去有一望無際的海景
鷹石尖無護欄,上去請自行小心注意安全。




繼續上下起伏一路前行


走在岩石上


下來後回拍


⛰️老鷲尖南峰
海拔155公尺,聯勤測量隊僑六基石
無展望




叉路往右上老鷲尖,直行往內溝山
先去老鷲尖山


⛰️老鷲尖山
海拔193公尺,北市三角點基石,編號55




山頂可以欣賞到山巒景色



老鷲尖可繼續前往水尾潭山,但擔心午後雷雨,就不打算再過去

回到叉路續往內溝山


應該是測量控制點


油桐嶺

往內溝山方向

兩邊皆可走



⛰️內溝山
海拔137公尺,土地調查局圖根點,北市地測圖根點,編號1132
一處小展望
設有木椅供休息




下山往翠湖方向前進,行經一處石桌椅,可休息賞景好愜意



翠湖
是煤礦場利用採煤廢土築堰,引入北峰溪溪水而形成之人工堰塞湖,用以提供礦工民生用水,雖然現在看起來迷你小巧,當年卻是極為重要的用水來源。



翠湖旁有不少石桌椅供休息

繼續走就到了
北港二坑礦場遺址
北港二坑煤礦最早在1901年(明治34年)由日本人開礦,歷經政權轉移,到1970年(民國59年)結束,尚存的建物遺跡訴說著過去礦場盛衰的歷史



接下來的步道一路平坦好走

行經一座福德宮
這裡可歸還登山時借用的木棍




最後接到湖東街5巷,往金龍湖方向走就可回到停車處,完成環形縱走!




北峰溪裡的小魚


健行筆記紀錄
里程數:6.2KM;
總時數:2小時57分鐘(含休息拍照);
高度落差:156M;
累績上升:347M;
累績下降:349M。




  • Share:

You Might Also Like

0 Comments